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,年前长势的好坏,对于年后生长有不小的影响,如果年前小麦弱苗多,冬季期间容易发生冻害,等到年后温度回暖后,小麦无法正常返青,生长受到影响,产量也会相应降低。
近期自陕西、河南、山东、河北、甘肃等地的小麦种植户反映自家的小麦出现了弱苗,不知道该怎么办?
那么如何判断自家小麦是不是存在弱苗的情况呢,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就是弱苗:
一,长势矮小:有农户反映自己种植了几亩地的小麦(不在一起),都是同一天播种,用的同样的种子、同样的化肥,等到小麦出苗一段时间后,其它地块小麦长势都正常,其中一块地的小麦,高度比其它能低一半左右。或者是和邻居家同时播种的小麦,相邻的地块,邻居家的小麦能比自家小麦高出很多。这些情况下,就要注意是否出现弱苗了。

二,叶片发黄:正常情况下生长的小麦,叶片翠绿,长势良好。如果发现自家的小麦,出苗后不久,叶片就出现发黄现象,需要考虑弱苗的出现。小麦出苗后,农户们都会观察小麦的出苗情况,尤其是出苗一段时间后,会观察是否长势是否良好。有的小麦出苗后不久,田间就出现大面积的发黄现象,不仅是叶尖发黄,整个叶片都出现发黄。

三,分蘖少:对于10月中下旬播种的小麦,11月中下旬到12月上中旬期间,是小麦第一个分蘖高峰期,如果同一时间播种的小麦,正常地块有4-5个分蘖了,自家的小麦才1-2个分蘖,基本上也是弱苗的表现。小麦是否能正常分蘖,是判断小麦长势好坏的很重要的一个标准,小麦分蘖较少,在一定程度上,说明生长受挫,也会影响最终的产量。

当冬前小麦苗期出现弱苗以后,对于整个生育期内的危害都比较大。从越冬状态来说,弱苗情况下的小麦,自身所积累的水分养分减少,抗逆性下降,遇到冬季严寒降温以后,比正常的小麦更容易发生冻害。弱苗情况越严重,冻害的危害程度也会增加,一旦小麦根系腐烂之后,就无法继续生长了,只能采取毁种措施。除了抗寒性比较差以外,弱苗小麦自身的抗旱性、抗病虫害能力都会相应的减弱,等到年后温度回暖,进入返青期、拔节期、抽穗期以后,植株高度低,病虫害严重,进而导致抽穗少、结实低、千粒重下降,最终形成减产。
既然小麦弱苗影响比较大,那么有的人就会问,什么情况下才会出现弱苗呢?出现弱苗后该如何补救?下面小编从多个方面具体说说。
第一个因素:晚播导致小麦出现弱苗。
小麦实际种植过程中,有些农户上茬作物收获较晚,导致了下茬小麦的播种时间也延后。比如,有些地区,大多数农户种植的是玉米,玉米收获时间在9月下旬到10月上旬,玉米收获后,10月中旬小麦就可以播种了。
而有一些农户上茬种植的蔬菜,蔬菜收获后就到了11月初了,小麦播种就到了11月中下旬,小麦播种越晚,受天气影响越大,也就很容易出现弱苗的情况。
另外,田间湿度大也是小麦晚播常见的一个原因,比如,去年河北、山东等地,就由于降雨较多,田间湿度大,小麦推迟了播种时间,不少农户比往年正常播种时间延迟了30-40天。
补救措施:针对播种过晚导致弱苗的情况,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划锄中耕,一定程度上提高地温,还有利于增加土壤自身的活性,促进小麦恢复生长。如果没有划锄中耕的条件,可以通过喷施芸苔素(0.01%含量10ml/亩)、叶面肥(以磷酸二氢钾举例,每亩150克左右,下同)来进行缓解。
第二个因素:播种后墒情过轻或过重所导致的弱苗。
在实际播种小麦过程中,农户们经常会遇到这2种情况。其一,小麦播种时,田间过于干旱,但是,为了赶时间,即便干旱也播种了小麦;其二,小麦播种后,刚过几天就遇到了长时间的降雨天气,导致田间湿度过大,甚至形成积水。
小麦在发芽、出苗以及进入苗期后,对于水分的需求比较明显,如果因墒情不足而缺水,小麦出现弱苗也正常。相反,如果田间墒情过大,虽然水分充足了,但是,小麦的根系无法正常呼吸,也会抑制小麦的正常生长,从而形成弱苗。
补救措施:既然墒情导致的弱苗,那还需要从田间墒情着手,对于田间过湿导致的弱苗,做好排水的前提下,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划锄中耕工作,避免土壤发生板结。除了上述操作外,还可以芸苔素、叶面肥来进行缓解(用量同上)。
第三个因素:没有施用底肥所导致的弱苗。
种植小麦时,有些农户不施底肥,注重追肥的习惯,这种情况下,就会导致小麦苗期时,由于营养供应不足,小麦吸收不到充足的水分,导致长势矮小、发黄等弱苗现象。如果再遇到自身肥沃度就不高的土壤,弱苗情况会更加严重。
小麦播种时,底肥的施用很关键,大多数农户在播种时,也都会施用底肥,一般情况下,一亩地100斤左右的复合肥。还有一不小部分农户,听信别人说,小麦不要用底肥,后续多追肥几次,产量更高,于是,就选择不用底肥,后续等到返青期、抽穗期时,追肥2次。
这样做的后果,会导致小麦前期缺肥、后期贪青晚熟的现象,并不利于小麦的生长,也不利于提高产量,小帮手个人不建议这样做,还是采取底肥+追肥的措施为宜。
补救措施:针对没有施底肥的地块,年前苗期时,需尽快追肥,建议选择复合肥为宜,不要只追施单一的尿素,一亩地按照30-40公斤的复合肥去追施,如果田间比较干旱,追肥以后,还可以浇一次越冬水。不仅有利于提高肥料的利用率,还提高了小麦自身越冬的能力,促进弱苗小麦尽快恢复生长。
第四个因素:极端寒潮降温天气导致的弱苗。
小麦在苗期时,需要经历整个冬季严寒天气的洗礼,小麦是一种耐寒性比较强的农作物,正常情况下,一般的低温天气,对于小麦的影响有限。但是,部分地区会遇到极端的降温天气,比如前两天还是10度左右,过两天就直接降至了零下5-10度左右,降温幅度大,再加上短期内断崖式降温,小麦很容易因低温而发生冻害,进而形成弱苗。
通过种植经验来说,旺长的小麦、播种过密的小麦、出苗不好的小麦,发生冻害的几率也会大一些,形成弱苗的几率同样也会增加。
补救措施:针对这种情况,等到降温过去之后,及时喷施芸苔素、叶面肥进行缓解,严重的地块,还可以加入一些赤霉素。同时,有条件的农户,还要进行中耕划锄,共同促进小麦恢复生长。
上述就是小麦年前出现弱苗的原因,以及该如何补救的相关内容,相信大家看到这,对此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收获。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,力争小麦安全越冬,为最终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商务合作:19991590937(王先生)(微信同号) 【陕西大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www.datangseed.com】